五天九场!吉艺学术周收获满满!
艺境深远,思接千载;术道精进,学无止境。
2024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为推动艺术学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探索艺术学学科的新增长点,吉艺成功举办了“艺术学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学术周”系列活动。

此次活动由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理论专业委员会指导、吉林艺术学院主办、艺术研究院承办,汇聚了来自全国艺术学理论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艺术学学科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本次活动邀请嘉宾有:
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彭吉象,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王廷信,中国传媒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晶,深圳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心峰,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夏燕靖,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编审马云华,山东大学教授李新,吉林大学教授、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振以及吉林大学教授张涛9位专家学者。

在学术周期间,吉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张东航,党委副书记、院长苏威与莅临学术周的来宾分别进行了友好会面。双方就艺术学学科建设、艺术教育创新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为我院的艺术学理论研究及学科建设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在为期五天的学术周中,专家们分别带来了引人入胜的学术报告。通过主题演讲、智慧课堂等多种形式,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为艺术学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彭吉象教授以《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艺术精神》为题,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有着鞭辟入里的独到见解。他围绕中西美学与艺术比较、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美学内涵以及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意义等议题展开深入的阐述,指出中国艺术的辩证思维即在传统与创新、继承与变革之间的平衡,是中国艺术持续发展的关键。彭教授还强调了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王廷信教授以《中华传统艺术与现代民众日常生活》为题,深入探讨了如何将传统艺术融入现代生活,建议采取广泛深入的教育、守护经典特性、创新艺术形态、创造独特体验和加强传播途径等策略,以实现传统艺术的现代转化和普及,为传统艺术的现代传承提供了明确方向和实践路径。


张晶教授以《艺术媒介的功能》为题,深入分析了艺术媒介的传播功能、表达功能以及其在文化构建中的核心作用,揭示了艺术媒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塑造文化认同、推动社会进步中的关键作用。


李心峰教授以《为“批评的时代”鼓与呼》为题,深入探讨了艺术批评在当代的重要性和时代特征,强调批评的自觉和理论的自觉是时代的需求,批评家应敏锐观察时代与艺术的变化,及时进行阐释和传播,创作丰富的批评文本,形成有影响力的名篇、名著、经典。


夏燕靖教授以《发现问题、认识问题、采取方法——艺术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与学术训练》为题,聚焦于研究生教育培养与学术训练,分享了他在艺术教育实践中的宝贵经验和深刻见解。他以生动的案例和翔实的材料分析,展示了“问题意识”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全面的事实材料了解、个性化思考的激活、思维独立性的培养和预设有争论性问题来提升研究生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强调了严谨学术训练的重要性。


马云华编审以《艺术类学术研究性成果的规范化表达》为题,结合自身多年编辑经验,从期刊评价体系、学术论文规范性、作者自我评价及目标期刊适配性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了艺术类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的关键要素,强调优秀学术论文的基本逻辑和写作要点,为艺术类学科研究生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参考。


李新教授以《艺术研究生论文要点与选题辅导》为题,专注于为艺术研究生提供个性化的论文指导,她强调了论文选题的重要性,认为选题应与研究生的兴趣、专业背景和研究能力相匹配,还提出一套系统的方法来构建论文的理论框架,以适应不同研究领域和个人研究风格的需求。


李振教授以《告别新概念之后——有关当下青年写作的几个问题》为题,就当代青年写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青年作家应超越传统框架,探索个性化和创新性的表达方式,强调青年写作应关注现实问题,反映时代精神,同时保持文学的深度与艺术性。


张涛教授以《关于流行音乐的艺术思考》为题,从流行音乐的多维特性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文化意义作了深入探讨。举例分析当前一些流行音乐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社会文化和个人情感的镜像,鼓励听众深入思考流行文化背后的深层含义,以及它如何塑造和反映社会价值观。

研究生处处长屠志芬致辞


艺术研究院院长庞忠海、副院长孙冬冬主持讲座
专家们的讲座内容丰富、观点鲜明,涵盖了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未来的广泛领域,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营养和广阔的思考空间。此外,活动还吸引了众多艺术学专业的师生参与,为他们提供了与学界领军人物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现场气氛热烈,掌声此起彼伏,极大地激发了师生们的学术思维和科研热情。



本次学术周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为艺术学理论研究及学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显著提升了学院艺术教育的创新力和学术影响力。吉艺将持续邀请国内艺术学领域的名家学者授课教学,着力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性思维的艺术人才,有力推动艺术学学科的繁荣与进步。
审 核│吉林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
初 审│姜 通
复 审│孙冬冬
终 审│庞忠海
文 案│姜 通
链接来源│吉林艺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摄 影│宋 卓 肖靖奕 孙佳琪 邓兰兰 王 慧
摄 影│刘 欣 杨荟雯 陈 晨 李 源 王卓一
编 辑│陈家骥